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举办2024年钢结构建筑、工程机械用冷弯型钢全产业链高峰论坛
4月19日,2024年钢结构建筑、工程机械用冷弯型钢全产业链高峰论坛在天津市顺利召开。本次会议也是庆祝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论坛由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主办,杭州博野精密工具有限公司、天津友发钢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耐瑞德精密工具有限公司协办。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副会长、秘书长、北方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韩飞;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拥军;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钢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必一体育运动官网员、正高级工程师吴耀华;中建集成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兼任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委会委员李志武;中国石油集团渤海石油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研究院企业高级专家、高级工程师刘涛;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香港中心)副秘书长何浩祥;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周鲜平;厦门正黎明冶金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机械工程师杨勤成;重庆大学土木学院教授石宇;香港理工大学助理教授胡亦非;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副会长、新乡天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司建玺;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副会长、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所长、研究员冯光宏;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副会长、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土木学院副院长苏明周;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常务理事、山东济钢型材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高级工程师王国才等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领军人物70余人汇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钢结构建筑、工程机械用冷弯型钢全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促进行业间的交流与合作。
韩飞表示,为应对冷弯型钢行业内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中国钢结构协会冷弯型钢分会举办2024年钢结构建筑、工程机械用冷弯型钢全产业链高峰论坛。本次论坛的宗旨在于汇聚行业精英,通过深度对话和交流,为冷弯型钢企业以及建筑、工程机械行业,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和战略指导,并帮助参会者洞察行业发展趋势,把握市场脉搏。同时,论坛也致力于探讨如何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品竞争力,利用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韩飞强调:加强冷弯型钢行业内的沟通与协作,能有效提升应对挑战和风险的能力,确保冷弯型钢行业能够稳健成长、持续繁荣。
李拥军在《关于钢铁行业运行新态势的分析》的报告中指出,经济动力阶段的薄弱、产业链结构的失衡与中外经济政策的差异是导致钢铁效益下行的重要原因,因此需要平衡消费需求、固定资产投资和进出口这三个因素,创造更加适应市场的全新指标,制定更加符合市场发展的战略规划促进冷弯型钢行业进一步发展。
吴耀华发表题为《建筑金属围炉系统现状及应用技术提升》的主题报告,他对冷成型钢构件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强度和性能是建筑领域应给予高度重视的模块,因此应当结合冷弯型钢高抗震性的优点,在顺应我国国家发展形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高效能绿色钢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李志武在《钢结构模块化建筑结构连接与系统集成技术》的主题讲话中提出,钢结构模块化建筑可以提升建造效率,在保证安全、质量、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同时,可以高效完成研发、建造等任务,是适应我国当前高速发展节奏的钢材应用手段。
刘涛在主题报告《我国油气管道用焊管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中对我国油气输送管道用焊管技术现状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他认为钢管冷弯成型过程中应当控制高端金属材料在韧性和塑性之间的损失,注意特殊工况环境下管道安全问题,从整体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钢管产品进行优化和控制;何浩祥发表题为《超高强钢材在土木建筑的创新应用》的主题演讲,对冷弯型钢在建筑领域中的应用从物理特性与结构设计等角度进行了论证说明,强调超高强钢的自重轻、碳排放低,焊接性、防腐保护、防火性能等优点值得加强应用,并提出了采用低配焊材和适应性设计方法以实现更经济高效的构建策略。
会中,杨勤成发表题为《冷弯成型设备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的主题报告中分享了研发和制造冷弯成型设备的经验和成果,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设备在绿色模块化建筑中实现数据互联互通,推动信息化和自动化建设,他还提出活跃度概念,这是一种采用现代工业技术颠覆传统建筑产业的方法,可以实现大空间、不承重、灵活布局的结构,为冷弯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可行性参考;周鲜平在《冷弯型钢在工程机械行业中应用现状与展望》主题演讲中分享了结构钢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以及相关冷弯成型工艺的现状和需求,他提到冷弯成型技术在生产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并呼吁行业与钢厂紧密合作,以改进冷弯成型和焊接工艺,适应更高强度级别材料的应用以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石宇在主题为《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研究及应用》的报告中提出,多层冷弯薄壁型钢结构体系具有承载力高、节能、环保等优势,已在我国低层建筑中广泛应用,并且为适应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丰富的国情,该结构体系正向多层及高层发展;胡亦非发表以《690兆帕高强钢冷弯钢管焊接结构的结构性能和设计方法》为题的报告,她强调了高强钢的优势,包括其优异的结构性能和在建筑中的应用潜力,并通过详细案例解释了如何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方法来优化焊接过程,以消除残余应力,提高结构性能。
圆桌会议由韩飞主持。周鲜平、刘涛、何浩祥、王国才、姜春民等嘉宾深入分析目前钢铁产业政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建筑用冷弯型钢、工程机械用冷弯型钢行业的影响,以及对钢结构建筑设计与开发带来的挑战。会上点评当前钢铁产业市场环境,评估高新技术对冷弯型钢行业的影响,并就如何促进冷弯型钢全产业链上下游紧密合作、提高产品竞争力等议题进行了深度对话。专家们一致认为:当前,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对钢材强度、韧性、耐高温低温、疲劳寿命等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钢铁需求潜力不断释放。面对激烈的竞争,冷弯型钢企业在发展中应注重工艺质量、技术标准与销售渠道,避免研究垄断与生产垄断。钢铁企业应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智能制造等手段持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坚持低碳原则,为冷弯型钢行业创造互利共惠、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前景。
作为推动钢结构建筑、工程机械用冷弯型钢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冷弯型钢分会将继续紧扣时代脉搏,求索突破之道,积极发挥钢结构建筑、工程机械用冷弯型钢领域中的作用和价值,为全产业链的磅礴发展汇聚力量。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钢铁新闻网。媒体转载、摘编本网所刊 作品时,需经书面授权。转载时需注明来源于《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及作者姓名。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钢铁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 赞同其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3】 如果您对新闻发表评论,请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并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 责任。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贞里三区26楼 邮编:100029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中国冶金报/中国钢铁新闻网法律顾问:大成律师事务所 杨贵生律师 电话 Email:guis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