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未来战场特点 探索战时报道规律
发布时间:2024-08-10 20:30:47

  摘 要:抗疫宣传报道给电视军事新闻宣传提供了全新的工作界面,熟悉、了解和掌握这个工作界面,对于未来战地电视新闻报道工作至关重要:面对战场人员管控的特点,应提前配备应急采编队伍;面对战场野战化部署的特点,应提前做好设备器材准备;面对战场联合融合的特点,应创新新闻采编审核等机制。

  武汉抗疫报道工作结束后,笔者曾多次与参加任务的电视军事记者同行们进行交流,几乎所有人都强烈地感受到:这次抗疫行动不亚于一次战役。近些年来,笔者作为火箭军部队的一名电视军事记者,先后跟随部队参加过汶川抗震、玉树抗震、舟曲抗击泥石流灾害等多次非战争军事行动,参与电视新闻报道任务。但此次武汉抗疫与以往的任务完全不同,让笔者第一次感觉到生与死的选择真实地摆在面前;我们在新闻报道中经常提及的陌生战场环境和多变的敌情真真切切、如影随形,交通不便、信息不通、传输不畅、情况不熟……这些都成为我们新闻报道过程中的绊脚石。

  这种真实的战场状态,是对我们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的一次“实战”检验,它呈现的是完全陌生的系统和界面,“按部就班”做不到,像没头的苍蝇四处瞎撞更不行,唯有立足战场环境,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报道方案和行动,在无序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适合自己的工作节奏,才能适应战场环境,完成报道任务。复盘火箭军部队遂行抗疫任务中的电视新闻报道工作,笔者发现,在不断变化的战场环境中,也有相对不变的因素,探索把握好这些因素,摸清其规律和特点,提前做好预案,对于打好主动仗、搞好战时电视新闻报道大有裨益。

  电视新闻制作涉及多个专业,使用多种专业化设备,需要多人相互配合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务。在日常的电视新闻采访任务中,我们的工作模式是以2至3名专业记者为主,以基层新闻报道力量为辅,共同协作完成任务。在这次抗疫宣传报道工作中,由于参战员额的限制,上级明确规定只能安排1名电视记者到武汉抗疫一线采访。笔者有幸作为火箭军部队唯一的电视记者,在参加了这次报道任务,为宣传火箭军官兵英勇抗疫的先进事迹发挥了应有作用的同时,也深切体会到了这种单枪匹马的作战模式所暴露出的不足和缺陷。

  比如,2020年2月21日,火箭军医疗队首次收治患者,我提前向央视《新闻联播》栏目和军事频道的新闻栏目汇报了线索,但由于患者到达医院时,已经是16时30分了,除去进出红区穿、脱防护服的1个半小时,想要赶上晚上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我只能用半个小时进行拍摄。等我从疫区拍摄完画面、完成全身消毒走出红区,已经是18时点30分了,距《新闻联播》播出不到半个小时,时间非常紧迫。早已等候在红区外的栏目记者用最快速度完成了素材剪辑和传输。此时距离播出只剩下10分钟。

  这边刚刚协调好《新闻联播》的播出,那边国防军事频道的《军事报道》播出却遇到了问题。由于在红区采访时,没有时间和条件分别为两个栏目撰写解说词,而《新闻联播》的文稿又不适合《军事报道》,结果当天只能传输一些画面给国防军事频道。如果当时有一名搭档配合处理文稿,我们就可以根据各媒体平台的不同特点采制更合适的稿件。这种情况后来又多次在我们报道工作的紧要关头重演,人员无替、无人可替的状况持续到了我们执行报道任务的最后一刻,确实影响了任务更好的完成。

  可以预见,在以后的重大活动报道中,限制参战员额的情况将成为常态。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提前做好预案,合理搭配参战人员。一是综合考虑人员抽组,尽量以组为单位参加行动,同时以其他大项任务为牵引,尝试固定人员编组,逐步磨合。比如,这次各军种分别派出的记者总人数都是3个人,海军、空军各有2人来自新媒体、中部战区参加报道的2个人都是专业电视记者,这样就能有效相互配合,执行多样化任务;二是前方单兵作战,后方团队提供支持。在这次武汉抗疫报道中,笔者只身在武汉进行采访拍摄,单位值班的老同志带着几名年轻同志,在北京机房随时提供支持,不管多晚,只要前方的画面一传回来,他们立刻进行二次加工,这样大大减轻了前方的压力。这种前后方协作的方式,对于搞好战时报道严格员额限制状态下的电视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渠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电视新闻报道与文字报道的一个显著区别,在于它更依赖视听感官,依赖多样化的视觉和听觉表现手段。近年来,电视采编设备发展日新月异,小型化、智能化、信息化成为大势所趋。其实用、快捷、高效的特点在这次任务中尤其得到突显。

  起初接到前出命令的时候,我手头没有能够完成任务的设备,急需适合野战条件的广播级4K电视新闻制作器材,包括小型化的摄像机、移动非线性编辑机、高速率数据传输设备,只能临时借用一台紧凑型4K摄像机、一台移动非线性编辑机。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才发现这台设备因保密原因拆除了网络传输模块,无法使用WIFI,只能通过手机传输。3月7日,我与新闻频道约稿,采编插管突击队队员到ICU抢救患者的现场报道,当天晚上完成拍摄走出红区时,已经凌晨1点多了,为了确保上午发搞,我连夜剪辑传输画面,由于网络信号时断时续,我守在电脑前举着手机找信号,直到天亮才发送成功。

  可以预见,在未来战场,野战化部署将是常态。战时环境要求我们,必须提前做好设备物资储备,增加小型化、智能化、信息化的采编设备,增设5G传输设备,实现4K+5G+卫星的组合模式;常态化更新维护系统性能,并参照作战部队器材保障,配备应急携行装备,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同时,应打通前后方的网络通道,只有这样,才能前后联动、相互配合,在分秒必争的新闻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

  党的十八必一体育大以来,在习主席的亲自领导和推动下,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发生了深刻变革的我军各个层级、各个领域,都更加注重联合制胜。联合的关键是体制机制的创新。作为一名电视新闻记者,笔者深切体会到了新闻报道领域无处不在的制度创新,完全不同于以往的采编和发稿模式,给新闻报道工作带来的方便和快捷。

  在这次抗疫报道工作中,前方指导组创新的信息流传机制快速高效,令人印象深刻。在火箭军新闻报道小分队到达武汉的第二天,上级就明确了宣传纪律和指挥层级,要求按照军委指导组、联保、医院和军兵种小分队四级,严格把关规定。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采取扁平化的工作方式,在上级将明确的信息逐级下发的同时,各军兵种能够同步接收。这种机制的创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流传和把关效率。

  在这次执行抗疫报道任务中,我们小分队3名成员分别来自火箭军的宣传机关、电视专业和新媒体专业。复杂的环境、陌生的地域和艰巨的报道任务,我们进行了一次次的融合尝试。我们互通信息,共同制定采访计划;相互协作、分工实施;一次采访、多方受益,实现了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和报道的立体呈现。比如,在采制湖北妇幼保健院光谷院区感控科主任李丹的新闻《守护健康之门》时,我们3人共同采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文字、电视和新媒体产品制作,共同署名,然后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媒体资源,在各大报刊、网络媒体平台、央视各频道播出和刊发。稿件速度快、质量高,宣传规模层次堪比以往的全国典型宣传。共同采访、分工协作的工作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我们将这一做法经过改进优化,付诸于此后的所有新闻采访实践中。医务人员对我们密切协作、配合默契的工作状态高度赞扬,他们亲切地称我们是“新闻三剑客”。

  这些经过实战检验的有益尝试难能可贵。 笔者认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这些创新举措保持下来、流传下去,就要从机制上加以保障:一是应压缩信息传递环节,减少管理层级,提高信息传输效率;二是应提高稿件审查效率,尝试远程化、电子化的稿件审查方式;三是加强媒体间的深度融合,尝试打破现有编制藩篱,组建外宣模块,实行垂直管理,通过机制的不断优化,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战时电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和传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