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新华社通稿新闻改稿实例168篇
发布时间:2024-08-25 19:00:52

  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准确则是真实的基本保障。一个错别字、一处数据有误、一种表述不恰当,都可能损害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可信性,给传播者的公信力带来负面影响。因此,自新闻报道诞生之日始,各新闻机构就在全力防堵差错。但他们又总是与报道相伴相生,即使是经过审校的稿件,仍能从中发现各类差错。

  作为新闻报道“国家队”的新华社,稿件中的差错通常以怎样的形式出现,其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今后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加强,才能进一步提升报道质量?

  作为新华社采编团队的一员,带着这些问题,笔者搜集、汇总、分析了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的全部新华社通稿新闻改稿实例,共计168篇(不同线路所发相同稿件视为一篇)。经统计分析发现,这半年时间168篇改稿出现差错190处,平均每天至少有一个差错。

  更值得深思的是,“通稿新闻改稿”,指的是各部门采、写、编、校后已经签发的通稿稿件中,又发现差错,再次提出修改意见。笔者无法看到,在通稿新闻改稿播发之前,各部门、各环节已经挡住了多少差错——这个数量,必定远远不止190处,恐怕数不胜数。

  差错表现为不同形式,笔者进行了分类统计,发现在190处差错中,事实不准确高达86处,占比45.3%,成为“罪魁祸首”。

  其中,有的稿件是2017年12月7日播发的,“西南政法大学6日挂牌”错成“西南政法大学16日挂牌”;有的稿件中“一个机构、两块牌子”错成“一个牌子、两个机构”,“100万美元”错成“100美元”;有的稿件“导演谢添”错成“导演谢晋”,“义乌人”错成“温州人”;有的稿件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错成“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世界儒学大会”错成“国家儒学大会”;有的稿件把“广东佛山市”错成“广东佛山区”,“浙江安吉县”错成“浙江吉安县”;有的稿件把“非盟轮值主席”错成“非洲轮值主席”……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事实准确应是一条底线处差错中,时间、数字、数量、人名、人物、机构名、会议名、代表团名、地点、地名、方位、文件名、职务、行为、排序等事实性差错,可用比比皆是来形容。从统计来看,与数字相关的差错——时间、数字、数量——在86处事实性差错中出现频次极高,竟然高达37处,这反映了多为文科专业出身的记者们有“先天缺陷”,却又不注意在工作中补强。

  第二大差错类型是错别字、漏字、多字、字序有误,共56处,在190处差错中占比29.5%,亦远高于排在第三位至第七位的其他差错类型。

  “独联体”变“独立体”,“阿拉伯”变“阿位伯”,“多米尼克”成了人们没听说过的“多尼米克”,“主席”成了“主度”,“反腐败斗争”缺了“反”字,“制定防扩散政策”少了“防”字……长期以来,类似差错在各类相关统计中屡屡“霸榜”,甚至成为笑柄,却又屡禁不止。是计算机的输入法不够智能,还是键盘侠不愿劳神回眸一瞥?在此不必赘述。

  事实不准确和错别字、漏字、多字、字序有误等差错,可谓190处差错的“重灾区”,必须高度警惕。

  其他差错还包括:表述不规范,如“政协第十一届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应为“政协西藏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存在语病,如“青年人应该去努力实现和改变的地方”应改为“青年人应该去努力改变的地方”;表述不准确,如“党的十九大的关键词是”应改为“党的十九大主题的关键词是”;标点符号错误,如“得七、八个小时”应为“得七八个小时”……这些差错,从这次的统计来看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对差错进行归因,可以看出,没有认真核实和粗心大意是两大主因,在190处差错中分别占比40%和33.2%,共计73.2%。

  粗心大意这一原因,杀伤范围极广,会导致各种各样的差错。除错别字、漏字、多字、字序有误多由粗心大意引发外,它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事实不准确、表述不规范及出现语病。

  身在一线的记者在采写过程中没有认真核实,是事实不准确的元凶。而后方的编辑、校对和审签人,由于无法直击新闻现场,只能凭借自己的知识积累、经验,或通过与其他报道对比,来判断事实是否有误,除此之外,他们只能选择相信记者。在此情况下,如果记者把采访对象“陈某某”误写成“徐某某”,把“2.74亿人”写成“2.60亿人”,那么,再资深的编辑也无法挡住这样的差错。在新闻界,事实的准确是尤为敏感也是反复被强调的问题,但是,从190处差错中存在45.3%的事实性差错来看,很多新华社记者对于“准确核实事实”这一基本职业要求不以为意。

  粗心大意和没有认真核实,又可以归为同一原因——责任心不强。相较于语言文字基本功不扎实导致“截至”写成“截止”,“勠力攻坚”写成“戮力攻坚”,以及知识储备不足导致“一架白色的国航飞机稳稳降落在停机坪上”,责任心不强更为可怕。

  责任心不强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在168篇差错稿件中,大标题中出现差错达26篇,导语中出现差错达38篇,两者总共占比达38%!“南大京屠杀铁证如山”“记党的大九大代表”“聚集脱贫攻坚”“亚大经合组织”“共担访艾责任”“安生生产”……这样的差错频频出现在新华社通稿的大标题中,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更令人忧心的是,190处差错,虽然记者是肇端,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后续环节理应发现并更正。事实却是,内文叙述的是宁夏的事情,大标题中竟然写成了“甘肃建档立卡”,“放佛看到很多梦想在飘荡”,也一路畅行无阻。没有堵住这样的差错,是因为能力不足?绝对不是。原因只有一个,采写编校审签一系列环节,都缺乏负责任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守护好新华社这块金字招牌,必须着力提升采编队伍的职业化水平,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增强记者、编辑的职业责任感。(作者单位:《瞭望东方周刊》)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原标题为《莫因“毫厘”谬之“千里”——析新华社通稿新闻改稿实例168篇》,转发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