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全媒体时代,随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曾在读者中有着深刻影响的党报深度报道,既面临着严峻挑战也迎来了巨大创新机遇。本文结合《报》等军队报纸的探索实践,探讨军队主流媒体如何强化问题意识,探索深度报道创新发展的方法路径。
深度报道通常是指通过系统的科学材料和客观的解释、分析,全面深入地展开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它打破了消息体裁一事一报的限制,通过展示事实宏大复杂的背景剖析新闻事件的内在根源,侧重于揭示原因和描述过程,解读事实的“为什么”和“怎么样”。对军队报纸而言,坚持问题导向,做深做实深度报道,将官兵真正关心关注的问题挖掘出来,解答官兵内心困惑,提振部队练兵备战的精气神,成为一道时代课题。
善于倾听,抓住能引起官兵共鸣的问题。基层官兵心底藏着的、密切关注的问题,往往是深度报道难得的选题。这就要求军事新闻工作者的视角、笔触和镜头要真正聚焦基层官兵的内心世界,抓住能引起官兵共鸣的问题。2021年11月16日《报》“军营观察”版刊登的《筑起心中的“承重墙”》,通过解读一本基层主官的带兵日记,以“基层主官的压力来自哪里”为切口,对新闻人物进行了扎实细致地采访,一点点探究官兵心声:一边是多线并行的工作,一边是无暇顾及的家庭,像两座大山压在初上任的基层主官肩头。这正是基层主官普遍面临的困境。记者更深一步探究“分身乏术”的根本原因和解决方式,基层主官坦言是“素质差距”使然并对“如何与压力和解”有些心得。从基层主官的切身感受和亲身经历给出解决方案,反映基层主官在挑战面前不畏惧、努力当好“承重墙”的时代风采与担当。
练就慧眼,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日《人民海军》报“海疆纵横”版刊登的《牵挂着官兵的牵挂》一稿,是关于海军航空大学解决官兵转业安置、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问题的深度报道。这篇报道最初只是一条为随军家属解决就业问题的消息稿,编辑结合部队调整改革期间院校官兵思想特点,敏锐发现了契合当下热点的新闻线索,立即进行补充采访,以家属就业“办理调令难,办理手续难,协调安置难”为切入点,追踪海军航空大学如何成功破解上述难题。在此基础上,编辑又梳理官兵子女入学、转业安置问题的症结及解决问题的有力措施,最终形成整版深度报道。稿件刊发后为其他单位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做法,在部队引起积极反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要采写出有深度的新闻作品,需要练就独到的新闻慧眼,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问题,浪里淘沙始得金。
走近一线,抓有现实紧迫性的问题。做深做实深度报道,就要走进基层,面对官兵,调查研究,在一线获悉探究热点问题,精准抓住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2021年11月23日《报》“军营观察”版的稿件《你若记得,他们就永远活着》,抓住“马迹塘战役渐渐被越来越多人遗忘”的问题,深挖出“老兵刘炳贤自建战史馆唤起民族记忆”的行动轨迹。文章中穿插着记者走访在马迹塘的见闻感受,立体刻画了马迹塘的自然环境及社会风貌,描绘出马迹塘由几近隐没到崭露头角的艰辛历程。如果不是亲历新闻现场进行采访,仅凭间接了解,是难以感知到“呼吁铭记马迹塘战史”的现实紧迫性,也难以写出这篇有温度的深度报道。
实践证明,深度报道之所以能产生重要影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将问题置于宏大的历史与现实背景下进行剖析,达到鞭辟入里的效果。
构筑大格局探究问题。构筑大格局探究问题,要求军事新闻工作者不能用简单的新闻思维去理解军事新闻报道,更重要的是看清新闻背后的政治站位必一体育官网在线,把事情中的新意挖掘出来,把深度拓展下去,进而提升深度报道的指导性。2021年8月10日《报》“军营观察”版刊发的深度报道《“三个半小时”的时代突围》,关于某单位创新开展“三个半小时”的新闻调查,开篇就直言问题根源:全媒体时代,官兵阅读喜好发生变化、个别单位制度落实打折扣、时间被其他工作频繁占用等等。由于记者对于军队不同程度存在的共性问题的原因“打破砂锅寻到底”,不得“真金”不罢休,使得此稿对问题的剖析透彻清晰,提升了其传播质效。这对其他军队报纸有借鉴意义。
在讲好故事中分析问题。深度报道通常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深远的意义,好故事是使思想生动起来、形象起来的活的载体,在讲好故事中分析问题不仅能增强报道的可读性、趣味性,更能从小切口中拓展大道理,增强深度报道的接近性、说服力。2019年10月14日《人民海军》报“海疆纵横”版的深度报道《士官带了“长”,如何叫得响?》,通过讲好先进个人和优秀群体的故事反映士官长队伍建设的经验做法,有血有肉的官兵身上有蜕变的故事,在他们成长成才的轨迹中一条条有益的经验呼之欲出。实践证明,讲好故事有助于更好地分析问题,“观点+例子”“例子带观点”“例子包观点”都不是目标,将整篇报道打造成一个见思想有深度的完整故事才是优选。
客观总结评价问题。跳脱出深度报道的体裁分类,它还是一种报道追求深刻性的职业理念,是立体展示采编人员思想方法、思维模式的载体。军队报纸的深度报道为了更好服务部队建设发展、指导部队各项工作,不仅要有调查更要有研究,不仅要发现和分析问题,更要尝试判断问题发展趋势。如前所述的《报》刊发的《“三个半小时”的时代突围》一稿,点原因不遮遮掩掩,写做法不夸大其辞,尤其是对创新探索的评价,中肯地写道“尽管目前仍有不少问题等待解决,但这些尝试和探索,值得其他部队思考和借鉴”。其通过准确报道、客观立场、合理预测、有效指导,彰显了深度报道的坚守和格局。
深度报道要走深走实,很关键的一点是努力形成“找准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闭环,在动态中把握好问题发展变化,确保深度报道的现实指导性。
破解问题要点面结合。点面结合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尤其是在综述、工作通讯之类的稿件撰写中经常被采用。进行深度报道时用“点”“面”视角关注问题的解决,更容易塑造问题的“骨”和“肉”,增强深度报道的深刻性。2019年11月15日《人民海军》报关于官兵之间借钱问题的《战友,莫被金钱遮望眼》一稿,记者不仅持续关注问题个体的处理办法,还对部队从根本上解决不正当借钱问题的方案十分关注,对落实措施的具体做法进行走访考证,实用的办法和结论为部队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借鉴。
用发展的眼光探究问题趋势。采写深度报道的记者需要更加注重在源头上拧紧客观准确的弦,时刻保持学习的姿态,用发展的眼光追寻问题轨迹,避免深度报道的纵深感成为阅读障碍。2021年12月1日《报》“军营观察”版刊发的《“我们正站在陆型的C位上”》、2019年12月10日《人民海军》报刊发的《一个无人机分队的胜战之路探索》等稿件,时间跨度达几年之久。原因是稿件所反映的战备转型、战斗力提升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进行深度报道时就避免不了向过去追溯,同时还要关注转型的结果是否对未来有深远意义。由于把握好了这两个落脚点,稿件的指导性自然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