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写的总结报告、简报,有时得到上级领导表扬:但寄到报社后,被采用的却很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编辑部收到通讯员寄来的工作报告和简报的确不少(有的稍加改编的),有时很受欢迎,因为它能给报社提供大量的实际情况和信息。但是为什么见报的又少呢?这里需要弄清新闻报道与报告、简报的不同点,不能用写总结报告的尺度来衡量新闻报道。要知道,报纸的指导性在于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而不是某地区的成绩表和功劳簿。所以,你要真想多反映你那个地方的成绩和经验,最好不要把报告、简报的“原料” 送到编辑部来,应该经过加工、提炼或者深入采访写成对路的产品(新闻稿件)。
问:你说对路产品,就得首先有个思路对不对,经常与报告、简报打交道的人不习惯写新闻报道,你说问题在哪里?
我看问题是在思维方式。从我来说,大概是过去在机关办公室工作,写惯了总结性的报告,思维方式“大而全”,动笔写什么,一想就是几大部分、几十条款。有一次,采写一篇“抓典型,带一般”的工作调查报告,我拟写的提纲有五、六个大方面,一位老编辑看后说,你讲得面面俱到,不如抓住一点最本质的东西展开写。我经过反复琢磨,
再三分析,去粗取精,去浮求深,抓出一个对现实强的问题去写,结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必一sport
问:从你的实践看,从总结报告和简报中也可以加工提炼新闻,但不知这个“新”藏在哪里?
一般来说,总结报告和简报与新闻报道有共同点,比如宣传党的方针政府,总结先进经验,研究实际的问题等等,从特殊性来说,新闻报道比总结报告更应该观点鲜明,内容集中,时效更快。往往是新藏于全,新藏于杂,新藏于旧。
所说新藏于全,就是内容一般,缺少特色。正如同志批评党八股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一篇文章堆满了大壹贰叁肆,小一二三四,符号之多,既不提出问题,又不分析问题,更不解决问题,赞成与反对也看不出来。对这种面面俱到的文章,就要想方设法寻出新闻的点子来。
所说新藏于杂,就是内容杂乱,条理不清。一篇报告或若干简报,它包括的内容是很丰富的,但从新闻报告角度看,它就显得繁杂。人常说,“杂乱无章”,我觉得去杂求新,还是完全可以做出好文章的。
所说新藏于旧,就是内容陈旧,旧盖于新。我们要忍痛割爱,舍旧留新,取点展面,写新写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