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记独家丨媒介与哀荣:《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研究
发布时间:2024-08-09 13:24:36

  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讣闻报道模式依然是中国当下讣闻报道的主流模式,本文以《人民日报》讣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类报道的特点与意义。

  作为一种报道类型,讣闻报道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拥有悠久的历史,而国内报刊的讣闻报道则起步较晚,社会影响相对较小。我国的讣闻报道始见于20世纪初,到20世纪80年代,讣闻报道主要关注公众人物,以服务于政治为主,存在泛政治化价值取向、写作模式固化等特征。21世纪以来,一些都市报参考西方国家的讣闻报道模式,开设讣闻专栏和版面,形成了全新的讣闻报道风格与特色。不过,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讣闻报道模式依然是中国当下讣闻报道的主流模式,本文以《人民日报》讣闻报道为研究对象,探究这一类报道的特点与意义。

  詹姆斯·凯瑞提出了传播的传输观和传播的仪式观的区分,仪式观着眼于传播对社会的维系,读者通过新闻来获得对世界的描述以及特定世界观的强化,由此,传播成为“一种现实得以生产、维系、修正和转变的符号过程”①。讣闻报道正是这样一种仪式性传播的外在呈现。国内外学者从多个层面剖析了讣闻报道的价值,这些价值和意义正是通过传播以建构共享的仪式的过程和结果。

  讣闻报道展现逝者生平以供追忆,并将个体的故事面向社会大众传播,让更多读者产生共鸣,以此弘扬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将个人的事迹回忆带入新闻报道的公共空间,讣闻报道扮演着建构集体记忆的社会文化舞台,优秀的报道能真实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情况,促进不同阶层的相互理解和社会融合,促进集体记忆和社会共识的建立。②

  除此之外,媒介在讣闻报道对象的选择、文本编辑和信息发布的过程背后传递出了更多的意义。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曾经总结了媒介在三方面的社会功能,其中之一便是授予地位的功能,大众媒介能够通过对个人和集体的注意与报道来使他们的地位合法化③,也就是说,通过大众媒介对个人予以报道并获得正面评价,可以提升个人的社会地位。借由报纸来刊载个人逝世的消息以及亲友的怀念文字可以视作对逝者一生的总结式报道,这些报道回顾了逝者生命历程的重要事迹,而且往往突出其个人品行中的闪光点、先进性,具有一定的评价性,也是对于逝者既有社会地位的肯定和巩固。

  对于党报而言,讣闻报道的意义较都市报等其他类型的报纸更多一重。作为党的舆论机关、宣传机关,党报积极服务于党的主张和政策,宣传党的意识形态,党报上登载的讣闻则被赋予了更深层次的宣传和政治意义,这代表了执政党对逝者的功过评定,是执政党面向社会的公开悼念,其分量是其他类型的报纸所无法比肩的。这也就使得党报刊发讣闻报道成为一项备具哀荣的仪式。

  目前国内学者对于《人民日报》的讣闻报道情况关注较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抽样方式选取了966条《人民日报》在不同时期的讣闻报道以分析其基本特点。

  在讣闻的报道对象选取上,副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在《人民日报》占据主流,各国元首和一些对华友好的外籍人士的讣闻也能见诸报端。从历史维度看,《人民日报》的讣闻报道对象呈现时代变迁的特点,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主要外交对象局限于社会主义国家,因此这一阶段的讣闻报道集中关注于这些国家尤其是苏联的重要领导人。改革开放后,《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数量、形式都趋于稳定,关注重点从国外转移到了国内。

  从逝者身份上来看,国内人士的讣闻报道中,拥有党政机关身份背景的逝者在改革开放后占据讣闻报道的主流并渐趋于稳定,占国内讣闻对象总数的比例总体在60%-90%之间。其余国内报道对象主要集中在文化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医疗卫生、新闻媒体、宗教等领域,这些人士的讣闻报道总体比例大致在15%-30%。

  从对身份的选择上可以看出,《人民日报》关注的是逝者所代表的政治身份和象征符号,突出的是对于政党和国家视野中具有特殊意义和身份的个人的代表意义,它们是中国的执政地位、政党制度和外交政策的具体反映。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讣闻报道围绕逝者生平和葬仪等信息展开。这类报道的内容结构基本相似,以简讯、通讯为主,主要包含逝者信息、葬仪信息、逝者生平、评价等环节,多数报道涵盖了多数或全部的环节,但在其环节顺序等细节上会有变化,偶见特写报道,但这些基本环节仍然存在,只是对逝者的生平、评价、葬仪现场等做了更为生动详细的刻画。

  不同年份之间的报道关注点和结构也略有变化,如上世纪80年代前期的报道往往以追悼会或遗体告别仪式为主题,切入点往往是逝者追悼会召开,而非逝者去世本身,而整篇报道的内容也是围绕着追悼会以及参与人展开的,一般逐一列出赠送花圈的领导和单位、参与追悼会的人员,介绍了追悼会的主持者和致悼词者。逝者的生平以及评价全部通过悼词来呈现,而非直接对逝者的叙述。

  这一情况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得到了显著的改变。报道的核心从“追悼会召开”转移到了“逝世”,即在开头介绍逝者的身份、去世原因、时间、地点、终寿等,随后告知遗体告别仪式的时间、地点,并叙述了逝者的生平经历,最后才罗列赠送花圈以及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领导姓名。报道的核心已经回归到了逝者本身,追悼会是报道的一部分,而非主要内容。进入新世纪以后,与葬仪相关的内容已经很少出现在了讣闻报道的结构中,这些都体现出了《人民日报》在报道结构上越来越重视以逝者为中心的思路转换。

  必一体育运动官网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报道虽然会在细节内容、顺序、结构方面存在变动,但基本内容、语言风格等方面其实没有较大的变化,而是演变成了一种较为固化的模式,如何切入、如何叙述等都拥有固定的程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政治仪式性报道,追求的是一种强化政治地位的整齐划一的仪式性效果。

  在人物评价方面,讣闻本身是对逝者予以定论式的政治评价,以中央党报的规格刊登讣闻是执政党对他们政治地位的认定和昭示,内容上一般中只选取个人经历中正面的部分,尤其突出逝者的职务、所获荣誉,在评价部分肯定逝者在各方面作出的成就;此外还会突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逝者的关心,如刊登领导人对逝者的唁电等。对于生前立下遗嘱要求丧事从简的,一般都会在文中专门提及。这些其实在同时又是以逝者为宣教典型,发挥了树立典型、引导思潮的政治教化作用。从这一点上来说,《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新闻属性弱化,时效性、客观性等新闻价值从属于政治价值。

  作为党报,《人民日报》的讣闻报道从政治大局出发来选取人物、确定报道模式,突出其政治性、仪式性的功能,这些讣闻报道是对个人政治身份的认定、对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反映,也是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它的模式化倾向削弱了报道的新闻性和可读性,对于这一点,增强人文关怀、增进社会共识可能是其改进方向。

  政治性始终是党报讣闻报道的首要原则,但是在坚持政治优先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它作为一种新闻报道类型,需要兼顾受众的阅读体验。有学者批评党报的讣闻报道在彰显其政治功能时,往往忽略其体现人文关怀的社会功能,政要类讣闻报道在操作中缺少人情味④。在刊发简历和葬仪等内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强生命意识和人文关怀,挖掘人的精神品质和人性光辉,将讣闻报道还原为对人的报道和叙述。

  《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对象目前仍旧集中在领导干部群体,可以尝试扩大报道对象范围和选取标准,更多开展自主采写,扩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经济等不同领域中杰出人士的讣闻报道,并适度地关注一些道德品质突出、事迹感人的普通民众,通过对这些逝者的报道描摹出人性的特点,并注重从不同角度反映和呈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核心价值观教育,增进社会共识。

  此外,在报道的操作性层面,可以尝试打破现有的固化的内容结构、文风、叙事方式等,并借鉴都市报讣闻报道的一些有益尝试,通过细节、事件的刻画和外围采访、历史梳理等综合手段突出人的有血有肉的品质,使内容丰富、情感饱满。甚至可以打破报纸的空间限制,利用互动技术手段将讣闻报道延伸到报纸以外的平台,进一步拓展讣闻报道的延展性和内容丰富性。

  当然,《人民日报》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极其慎重,但是可以从更低层级的地方党报和网络媒介入手,利用不同的渠道和载体,在讣闻报道中吸收更多的新闻报道原则,以人物报道的形式来呈现逝者的生平,从文风上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促进讣闻报道宣传功能的发挥。

  ①[美]詹姆斯·凯瑞著,丁未译:《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M],华夏出版社, 2005年版,第7-12页

  ②邹军:《民生新闻视野中的讣闻报道》[J],《新闻知识》,2006年第9期

  ③[美]拉扎斯菲尔德 默顿著,黄林译:《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 [A],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传播学(简介)》[M],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年版,第164页

  ④冯惠颖:《中国讣闻报道的现状、问题与发展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

  范佳秋.媒介与哀荣:《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研究[J].青年记者,2019(27):47-48.